新聞摘要
  • 臺灣正式進入「排碳有價」時代,地產「碳轉型」,箭在弦上
高力國際2024年2月22日舉行「降溫臺灣 建築先行」論壇(圖/高力國際)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
高力國際2024年2月22日舉行「降溫臺灣 建築先行」論壇(圖/高力國際)

【MyGoNews蕭又安/綜合報導】高力國際2024年2月22日舉行「降溫臺灣 建築先行」論壇,高力國際指出,為呼應氣候行動的急迫性,甫結束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(COP28)呼籲各國設立更積極的1.5°C減碳目標,也特別將建築產業(yè)納入討論,加速建築產業(yè)碳轉型。2024年歐盟碳關稅「碳邊境調整機制」(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, CBAM)啟動,緊接的則是美國「清潔競爭法案」(Clean Competition Act, CCA)。
 
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,極端氣候影響加劇,各行各業(yè)及每人自身對於永續(xù)環(huán)境的努力刻不容緩,ESG浪潮席捲全球,企業(yè)的綠色需求也越來越強烈,據聯合國環(huán)境規(guī)劃署研究表示,營造建築部門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約占全球近四成,建築物加速往淨零的路徑前進,也成為不動產業(yè)的重要議題,為此臺灣政府也推出「建築能效評估系統(tǒng)」,而在「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」中也要求50%的既有建築必須達到建築能效一級或近零碳標準。
 
高力國際盤點目前臺北市中心七大辦公商圈128棟約105萬坪的純商辦大樓,其中屋齡在10年內的有28棟、11-20年的有23棟,而屋齡在21年以上的有77棟,係商辦存量中佔比最大的一群,也是最急需改善建築轉型的一群。而預估臺北市中心接下來的五年內尚有逾22萬坪的新增供給問世,未來商辦市場新舊大樓競爭的局面勢必白熱化,既有大樓如何在這波新舊競爭的浪潮中,提升並改善軟硬體設備以留住客戶並符合建築能效的期望,也成為既有大樓房東需提前思考的重要策略。
 
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(COP28)的前提下,在臺灣也不落人後,除了將建築納入2050淨零碳排路徑的重點方針,推行「建築能效評估系統(tǒng)」,2040年更進一步要求50%既有建築物更新為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。執(zhí)行策略面走得更快,2023年公告氣候變遷因應法,為課徵碳費建立法源,環(huán)境部預定在3月召開會議討論碳費,依照立法期程,還將公布《資源循環(huán)促進法》草案,著手規(guī)劃「資源循環(huán)促進費」,臺灣正式進入「排碳有價」的時代,產業(yè)的「碳轉型」刻不融緩!
 
建築投資的提前起跑  加劇中古商辦面對五大挑戰(zhàn)
 
高力國際行銷暨企業(yè)傳訊部/ESG資深董事朱秉瑩說明,內政部核發(fā)全臺辦公、服務類建照的核發(fā)樓地板面積從2021年開始走向百萬坪的大關,相對於2020年的71萬坪、過去10年平均58萬坪,2021到2023年前11月,建築投資分別達102萬、148萬、132萬,市場供給格局放量倍增。另外,面對要求不斷提高的國際標準、碳稅法規(guī)、國家政策,建築業(yè)除了在既有的綠建築標章認證追求最高等級,也紛紛尋求國際廣泛認可的LEED、WELL、GRESB等官方認證,以爭取高端租客、買方青睞,商辦價量條件差異化,加速新、舊大樓洗牌。
 
朱秉瑩認為,遭逢新增供給的價量優(yōu)勢挑戰(zhàn),中古商辦的大房東恐面對五大挑戰(zhàn),直接侵蝕實質租金收益,包括:百萬新增供給低價搶市、舊客戶遷出的空租損失、設備改善的資本投資、客戶自行升級的減租補貼、取得認證及持續(xù)維護成本。
 
如何以最有效成本留客,並協(xié)助租客協(xié)力完成淨零碳排的目標,壽險、金融、投資機構、家族辦公室等大房東可以擔負地產「碳轉型」的關鍵角色。
 
有效解套  高力有方法
 
為協(xié)助建築業(yè)淨零轉型,高力國際攜手Google開發(fā)「Colliers Net Zero高力國際永續(xù)物業(yè)管理平臺」,結合全球最受肯定的LEED認證標章,能夠提供客戶全面的碳管理和分析服務外,也能藉由取得標章來證明自行性減碳的成果,同時協(xié)助企業(yè)用最精簡又快速的方法達到節(jié)能減碳,符合臺灣建築能效標規(guī),推動行業(yè)共同邁向淨零永續(xù)路徑。
 
高力國際物業(yè)及資產管理服務部執(zhí)行董事高鉛評指出Colliers Net Zero高力國際永續(xù)物業(yè)管理平臺的產品5大亮點包括:
 
1.量身訂製:Colliers Net Zero為客戶量身訂制符合ESG標準的減排投資方案,進一步提高建築的可持續(xù)性,並實現經濟效益。
 
2.全循環(huán)、全週期、全時段:針對新建大樓,聚焦建築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,從建築物開始使用前如建材、運輸、製造階段等產生的隱含碳(Embodied carbon),到營運期間碳盤查揭露建築耗能資訊,24小時、365天穩(wěn)定輸出碳排數據,
 
3.LEED認證途徑:同時接軌認證國際LEED標章驗證建築的可持續(xù)性,找到碳缺口警示,讓投資者和業(yè)主能更快速調整碳策略以達碳排量的最大價值效益。
 
4.智慧建築、能校管理前驅工具:針對舊大樓,透過健檢分析找出排碳熱點,設定減碳行動最優(yōu)先改善目標,降低能耗的建築翻修與提高能源效率,積極創(chuàng)造多元節(jié)能,以有效調控建築物設備能源耗用量,逐步達成低碳轉型階段目標。
 
5.租客共享:針對RE100會員企業(yè)與外商租客,平臺可匯出標準格式並用AI自動生成碳盤查報告書,達到國際要求。
 
高力國際強調「ESG不是口號,而是確切的行動?!姑鎸Q零轉型的關鍵時刻,我們減碳路該怎麼走?高力國際與Google不僅開發(fā)平臺,更要用企業(yè)影響力發(fā)起「降溫臺灣 守住1.5度C」倡議計畫,串起不動產開發(fā)商、建築營造業(yè)、企業(yè)集團以及商辦大樓,一起用實際行動為未來降溫,完成全臺地產「碳轉型」的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