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信用管制下,豪宅市場「鎖盤」,讓自住需求只能朝「小宅」進攻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
在信用管制下,豪宅市場「鎖盤」,讓自住需求只能朝「小宅」進攻
新聞摘要
  • 2012年Q3的全臺看屋指數(shù)皆呈現(xiàn)下滑走勢;平均指數(shù)下滑12.57%。
【MyGoNews林承志/臺北報導】臺灣房屋調查2012年全臺七大都會區(qū)看屋指數(shù)(網(wǎng)友點閱率),以2011年Q3為基期,2012年Q2指數(shù)皆超過100,顯示2012年4~6月相較去年Q3買氣確實有回溫的現(xiàn)象。然2012年Q3的全臺看屋指數(shù)皆呈現(xiàn)下滑走勢;平均指數(shù)下滑12.57%。

7月的房地產買氣主要來自於8月實價登錄政策實施前的「急買潮」,加上因8~9月適逢農曆7月,更加速7月成交量爆增。到8月份開始的「實價登錄」後交易開始「鎖盤」,導致整體觀察Q3的房市看屋指數(shù)降溫。

但臺北、桃園、臺中、臺南四大都會區(qū),看屋指數(shù)仍維持100以上的水準,其中桃園交易量指數(shù)相較2012年Q2成長13%冠全臺,北市4%次之。

臺灣房屋營運目標總經理周鶴鳴表示,第三季房市出現(xiàn)降溫的熱情指數(shù),但從「七都交易量指數(shù)」中發(fā)現(xiàn),桃園成長13%掄元,臺北市成長4%居次,顯見,第三季受實價登錄影響,臺北及桃園的買氣仍不畏懼,房市交易平穩(wěn)。

桃園包括桃園航空城、大溪、龍?zhí)杜c楊梅等區(qū)域的農地與農舍,由於交通方便且價格合理,因此最受投資者的青睞;以桃園航空城周邊土地為例,9月份農地每坪平均單價從上個月4.3萬攀升到4.5萬,單月房價成長4.65%,在土地取得已逐漸稀少下,加上區(qū)域內的建地表現(xiàn)若逐漸走揚,對於農地價格勢必有推升緩漲的效應,對於土地市場,勢必會形成一股穩(wěn)定的力量,尤其是確定被劃定在重大公共建設的土地,被徵收的土地價格改以「市價」補償,可換取的土地價值相對提升,更同時保障地主私有財產的權益。

另外,北市成長4%,主要以「小宅」及「帶租約的店面」產品最為活絡。周鶴鳴分析,雖8月北市買賣移轉棟數(shù)共3,317棟,較7月4,215棟,減少898棟,月減幅21%,但北市第三季看屋指數(shù)較2011年第三季仍成長17個百分點,主要原因為「抗跌、保值、投報優(yōu)
 
美」是北市不動產的最佳特質,雖北市房價居高不下,加上全球景氣未明,讓一般民眾對於北市不動產不敢輕言進場,且在信用管制下,豪宅市場「鎖盤」,讓自住需求只能朝「小宅」進攻,而置產型需求者向「帶租約的店面」插旗,不僅達成資產「保值」,「好投報」更成為資金避險的出口。

從七都供給量指數(shù)觀察,第三季高雄的委賣量季成長58%最多,其次是臺中48%、新北44%分居二、三名,周鶴鳴指出,由於奢侈稅之後,投資客逐漸退場,尤其中、高兩都,更因為房價基期低,早已脫離奢侈稅陰霾,加上中南部公共建設陸續(xù)完工,重劃區(qū)規(guī)劃完整,吸引大批建商南下?lián)尩?,大肆推案,造成供給量釋出。

其中高雄第三季的供給量季增58%最多,對照點閱率及成交指數(shù)卻敬陪末座,主要原因為實價登錄後,賣方吹起守價風,對於出售價格相當堅持,另一方面,買方卻想等待10月開放查價後,才願意謹慎出手,因此,造成議價時間拉長。

由於建商仍看好中南部房市長期展望,臺中928檔期推案金額約450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50%;高雄今年928檔期推案量250億元,比去年同期更高出1倍,只要政府別再打壓經濟與房市,待928檔期開出耀眼紅盤,房價更趨盤堅,將可有效縮短議價時間,去化供給的腳步將更為快速。